南水北调如何让水往高处流?——张建云院士与青春学子的深情互动
10月12日晚,由中央网信办、教育部、水利部、人民日报社、共青团中央、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2025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海大学举行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我院院长张建云深情讲述了他与水利事业、与河海大学的不解之缘。
“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,我国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,南涝北旱是基本国情,北方地区严重缺水,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,老百姓喝的水又苦又咸。”这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,正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现实背景。
从事水利事业40年来,张建云院士踏遍千山万水,亲历并推动了这项世纪工程的建设发展。他在现场生动地解答了“水往高处流”的奥秘——通过我国自主研发、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3级泵站群,给长江水搭建起13层“电梯”,把水抬升40多米,一路送到北方。
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水利领域的科技实力,更体现了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勇气。张建云院士用通俗易懂的比喻,将复杂的水利科技难题娓娓道明,让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国家重大工程背后的科技创新力量。
作为河海大学陆地水文1978级校友,张建云院士的分享不仅是一场专业讲解,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。他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水利人的使命担当,激励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与发展,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。